不知不觉普反3天。当然,如果你细看盘面,还是会心惊肉跳。
虽是如此,老股民思维又冒出来了。
接下来这段时间,我是倾向于看调整的。尤其是新能源赛道。倒也不是说看深回调,只是认为主升浪过去了,多数票大概率要进入盘整回调区间。
如果得出这个预期的话,那重点就是交易策略上了。
主流趋势板块看调整(盘整)的话,那么不是不能买,而是要以快进快出为主。
不符合预期,不能粘票。
其次,多留意一下板块之间的轮动。
比如这两天的大消费什么的,开始出现一些低位异动信号,大概就是这个逻辑。
虽然说这几日,涨停家数依然维持高位。但是多以首板为主,且持续性一般。而首板(特别是非主线板块之外的首板),只有埋伏价值,多数是没有追高参与价值的。
这种涨停更多的是一种充数。
另外,主线这边的节奏很像去年的8,9月份,你说没有行情了吧,依然有局部支线在反复活跃,创新高。
但是大板块内的大多数票的新高时间已经越来越远了。不信可以去看看一些主流票的阶段高点,集中汇集在哪个时间段。(最近我正在开发一个新的数据功能,能汇集一个板块阶段内的历史高点时间,开发好了,以后就方便跟踪了)。
比如说,最近的风电是赛道里特别强的,而其他比如光伏,锂矿啥的,已经进入调整有一段时间了。
类似去年8,9月份,最后在西藏锂矿三雄独自表演,其他大多数都进入了调整。
用old school 的分析理论就是补涨走强,掩护高位出货。
这波行情之后,我有一个最大的好奇,就是当赛道情绪散尽之后,新能源板块到底是以周期的估值进行维持,还是以成长的估值进行维持?
去年8月,赛道见顶,年底崩盘,直接来了个板块集体大腰斩,从成长股打回周期股;这一波呢?历史不会这么干巴巴的重演吧?
我自己主观判断:赛道里的有基本面的大票应该能够维持高位,纯炒作的小票从哪来回哪去。
有观点觉得,决定这个因素在于新基金的发行增速。
但我觉得,外因可能是钱,内因还是关于价值的定位。
如果一个景气赛道的大白马,反复上演短时间内的大波动的话,那还就是纯投机。
而当下A股,最大的一个趋势就是逻辑价值的比重在定价上越来越大,投机比重越来越小。
当然,很多人想都不想,直接定死A股就是纯投机,就是炒垃圾。实际上这是5年前,10年前了,现在虽然还不那么纯粹,但已经有很大的变化。
超预期超的是什么方向?超的就是认知的方向。
我有个平时大家一起玩耍的投资小圈子,有个头部百亿规模的基金经理,我们平时问他看好什么票。从去年年中,就一直讲tcl中环。大家开玩笑说,不要问,问就是中环。在他的理念里,如果看准一个票,是要拿三年以上的。
然后人的日常工作就是持续的跟踪,确认经营情况没事,博弈性的东西基本不管。
然后往往他说的这票,虽然没有爆发力,但是一段时间后,回头去看,至少趋势是向上的。
交易,选股,周期,这跟资金属性有关系,在这里不多谈。说这个例子,并非鼓吹长线价值投资。我主要是做短线的。
无论长线还是短线,大趋势大方向,A股已经渐渐往产业向好的方向去了。
垃圾股怎么炒上去,怎么跌下来。而有基本面支撑的股票,哪怕短期被爆炒,哪怕走弱,也能有很好的反复救命机会。不至于一阵风过后,满地落叶。
所以,这个理念对我的影响还是蛮大的。
比如,当我想参与一些短线博弈的票的时候,下单之前我会多问自己一句:如果继续跌,敢加仓吗?如果敢,那么就值得去。
说明它的逻辑容错周期是比较长的。
什么样的连板票,晋级失败,跌停了,还能大概率再涨回来?大概就是那些主线赛道里,有发展逻辑的票吧。
所以,投机如何进化,这也许就是一个方向。
更直接一些说:只有融合了短线投机,中线波段,长线价值,三种资金都来参与的方向和股票,才值得重视。
单纯的短线互砍,时代过去了。毕竟零零后们除了会核按钮,也都学会看研报了。
今日强趋势股梳理:
钒电池:攀钢钒钛
风电:大金重工
电池:维科技术
工业自动化:安达智能
造船:中国船舶
智能显示屏:康冠科技
光通信:天孚通信
轮胎:贵州轮胎
地产链:海螺新材
(这是每日复盘新增加的一个板块,罗列出当天处于强势上涨,且整体日K是属于强趋势的个股。
这些票,次日并不一定会涨,很可能会直接跌,进入调整。所以,他们仅作为一段时间的观察标的, 至于交易,需要配合各自的交易模式。)
(仅为复盘之用,非荐股)
今日题材梳理:
支撑指数的主要板块
1)绿色电力
三变科技,攀钢钒钛/银龙股份,顺发恒业,山东章鼓,南京化纤,海源复材,大连重工
2)新能源车
春兴精工,惠城科技,金龙汽车,众源新材,维科技术,长城科技
3)军工
航天动力,铖昌科技,达华智能,中国卫星,江龙船艇
4)消费
中炬高新,奥园美谷/奥美医疗,黄河旋风
5)机器人
惠城科技,天桥起重,中大力德
今日北向资金净买入 36.78 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