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随着股市的步步走高,可转债市场也水涨船高,达到强赎条件的可转债越来越多。可是,不少小伙伴却注意到,不少达到强赎条件的可转债却不强赎,有的还特意发布了不强赎公告。比如,去年的广电转债,最近的百合转债,以及昨天刚刚公告不强赎的科森转债。
有的小伙伴表示看不懂了,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不就盼着尽早强赎吗?为什么达到强赎条件而不强赎。上市公司打的是什么算盘?
首先要明确的是,强赎对上市公司而言是一种权利而不是一项义务。换句话说,达到强赎条件了,上市公司可以行使自己的此项权利,也可以不行使自己的此项权利,不具有必然的强制性。
一般来说,达到强赎条件而不强赎,上市公司心中的“小九九”可能有以下这些(具体到某个转债,数个“小九九”可能同时存在)。
第一,比较自信
准确的说,是对自己公司未来股价的走势比较有自信。只要公司股票继续强势下去,不少忍耐不住、看好公司未来股价的投资者就会选择自己转股。
第二,余量过多
如果可转债存续时间过短,强赎公告发布前,已经主动转股的少之又少。强赎公告发布后,哪怕上市公司连发十几道强赎提示,也总有一些投资者因种种原因忘记了转股,到时上市公司还是要拿出不少真金白银来赎回这些忘记转股的可转债。如果余量过多的话,上市公司会出钱出得“肉疼”。
第三,防止极端情况
强赎公告发布后,理论上(请记住这是理论上,实际中很少发生,但不完全排除),万一运气不好,碰到了“黑天鹅”,公司股票持续大跌,连带转债下跌,跌破了赎回价乃至面值,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宁可让公司赎回转债也不会选择转股。如此一来,上市公司本来不花一分钱实现可转债全部转股的“梦想”,最后却演变成了出钱赎回绝大部分转债的“惨剧”。第四,不想过多稀释股权
强赎公告发布后,大部分转债最终都会转化成公司的股票。这样一来,公司的股份就凭空增加了,会稀释了原有股权。
第五,不想股价过多波动
把转债进行转股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有人会选择把转换的股票卖出。卖出的股票多了,对股价会形成抛压,股价自然会有波动,甚至是比较大的波动。
第六,自己还没玩够
相对股票,大股东在增减持自家可转债就相对自由得多,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比如可转债没有锁定期、买卖不需要提前公告。这里面具体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大股东自己手上还持有不少转债,如果强赎转股了,再减持就不像转债那么自由了。第二,不排除大股东有玩自家转债的需求,如果强赎都转股了,这么好玩的割韭菜游戏哪里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