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2年:资本市场初启与公司上市红利
中国股市起步:1990年沪深交易所成立后,资本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万科于1991年登陆深交所,成为首批上市房企之一,稀缺性使其成为市场焦点。
多元化扩张:万科早期业务涉及贸易、零售、影视等多领域,多元化战略吸引了投资者关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全国经济加速开放,地产行业初步受益。
二、1996-1997年:行业规范化与品牌确立
政策支持与行业整合:1994年《城市房地产管理法》颁布后,房地产行业逐步规范化。万科在1996年确立住宅开发为核心战略,退出非主业,成为专业化房企标杆。
品牌效应初显:通过“城市花园”等标杆项目,万科在一线城市树立高端住宅品牌,市场份额快速提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万科因财务稳健逆势扩张,获得市场认可。
三、2005-2007年:城镇化红利与资本扩张
城镇化加速:中国城镇化率从2005年的43%升至2007年的45%,住房需求爆发。万科抓住机遇,通过“快速开发、快速销售”模式实现全国化布局,2007年销售额达523亿元,成为全球最大住宅开发商。
股权分置改革: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落地,资本市场流动性增强。万科2006年完成股权激励计划,管理层与股东利益绑定,叠加2007年大牛市,股价年内涨幅超300%。
四、2014-2018年:资本博弈与行业龙头价值重估
险资举牌与股权争夺(2015-2017):宝能系通过前海人寿等渠道连续增持万科,2015年持股比例达25.4%,引发控制权争夺。恒大随后加入,持股14.07%,推动股价短期暴涨34.29%。
深圳地铁2017年以371亿元受让华润、恒大所持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国资背景增强市场对万科稳定性的信心。
行业集中度提升与多元化转型
万科在物业、物流、长租公寓等领域的布局逐步成熟,2017年物业收入超71亿元,多元化业务支撑估值。
2018年房地产调控趋严,但龙头房企凭借融资优势和品牌效应逆势扩张,万科销售额突破6000亿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政策与市场情绪催化
2015年“去库存”政策刺激地产板块估值修复,叠加深港通开通,外资增持龙头房企。
2017年深圳国资明确支持万科,市场对债务风险缓释的预期增强,推动股价触底反弹。
总结:万科A的历次大涨均体现了“行业周期+政策红利+公司战略”的共振:
早期(1992-1997年):受益于资本市场初创和行业规范化;
中期(2005-2007年):城镇化红利和股权改革推动扩张;
近期(2014-2018年):资本博弈与多元化转型重塑龙头价值。
产品与市场突破
魔芋粉为核心收入来源,受益于素毛肚、茶饮小料等休闲食品需求爆发,以及魔芋胶在食材加工中的应用深化。与蜜雪冰城、沪上阿姨等茶饮头部品牌稳定合作,计划推出冻品、免煮西米等新品,拓展茶饮及预制食品场景。
技术壁垒强化
深耕魔芋精深加工,掌握复配胶体技术,联合院士团队研发魔芋葡甘露聚糖的降血脂/血糖功能,提升产品附加值。
行业与供应链
原材料因气候干旱减产、种植面积减少导致供应紧张,公司通过东南亚进口黄魔芋稳定成本。加速募投项目扩产,巩固全球魔芋粉龙头地位,同时布局膳食纤维、美妆等新领域。
所以,在全球经济动荡、行业趋势、政策支持、业绩增长、技术壁垒及市场预期共振下共同推动下“一直摸鱼”成了年阳K大牛股。
有了年线阳K的大背景下,我们再回头研究万科A的季线: